自2010年起,全国公安机关连续组织开展“5.15”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。2024年5月15日是第十五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,富德产险为您科普相关知识,助力您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。


什么是经济犯罪?

      经济犯罪,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、交换、分配、消费领域,为谋取不法利益,违反国家经济管理规定、破坏经济秩序,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。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,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,即社会危害性、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。


经济犯罪有哪些特征?

1

具有牟利性。

    大多数经济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,犯罪人为了一己之利,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吞国家、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,损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,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。

2

犯罪结构复杂。

    由于犯罪发生于经济领域,而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,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交织,因此经济犯罪的犯罪结构相较于其他犯罪更为复杂。

3

具有隐蔽性。

    因经济犯罪往往具有经济活动的性质,犯罪行为往往被经济交往活动所掩盖,不容易被人所知晓。


常见的经济犯罪有哪些?

      《刑法》中的经济犯罪主要分为四大类型,包括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(第三章),侵犯财产罪(第五章),贪污贿赂罪(第八章)和其他贪利性犯罪。其中最常见的为非法集资类犯罪(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)、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、非法经营罪、信用卡诈骗罪、合同诈骗罪、职务侵占罪、洗钱类犯罪(包括洗钱罪及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)。

防骗小贴士



      经济犯罪种类繁多,手法多样,为避免上当受骗,富德产险温馨提示您:


1. 保持警惕,避免盲从。

“收益丰厚、条件诱人”很可能是忽悠,高回报往往意味着高风险,一定要保持警惕。


2. 关注经营资质及项目真实性。

在投资时,除了查看营业执照,还应确认其是否具有金融牌照及项目的真实性,并弄清资金流向。


3. 积极询问专业人士。

如果实在无法弄清项目是否真实,决策前应通过正规渠道咨询金融专业人士或致电政府部门,不可抱有侥幸心理。


4. 不出借个人账户供他人使用。

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他人的账户过账逃避监管,出借个人账户容易沦为洗钱帮凶,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。


5. 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。

正规的金融机构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,能够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。消费者可通过相关网站查询金融机构的资质和监管情况,选择可信赖的金融机构。


    最后,通过一组海报,希望您能了解相关注意事项:



点赞(7355) 打赏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