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洗钱手法不断翻新。近年来,多地出现了不法分子以领取“百万扶贫款”为幌子,引诱不知情的居民用银行卡刷流水,实则为诈骗分子洗钱的案件。下面,通过一则案例,和富小保一起了解“百万扶贫款”背后的套路。
某日,吴某收到一封伪造的国家乡村振兴局的信件,信中声称国家向各省发放扶贫救助金,收到通知的人扫信件上的二维码可申请领取数百万元的扶贫款,但是申请期间需严格遵守相关指示进行操作,若不配合将被取消申请资格。因信件上盖着“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”“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”的印章,吴某信以为真,并联系到了所谓“工作人员”。“工作人员”以流水不达标不符合补贴资格为由,诱导吴某用个人账户接收款项并取现转交的方式“包装流水”。因相关款项涉嫌电信网络诈骗所得,吴某的个人账户被冻结,“工作人员”也已失联。
不法分子伪造国家政府机关的红头文件,利用“国家扶贫”等民生热点,增加可信度。
不法分子在文件中嵌入联系方式,引导受害者主动联系,并使用专业话术进一步骗取受害者信任。
不法分子以受害者“流水不足”“信用等级不够”等为由,诱导受害者“包装流水”,利用受害者的个人账户进行非法资金的洗白。
一旦受害者完成接收、取现、转交等操作后,不法分子迅速将到手的现金转移,并切断与受害者的所有联系。
1. 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,警惕“高额回报”承诺。“百万扶贫款”的许诺违背常理,是犯罪分子利用人性贪婪设计的诱饵。
2. 积极学习金融知识,提高风险识别意识和能力,防止上当受骗。
3. 不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、金融账户,不使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过账或者提现。
4. 如发现疑似洗钱的行为,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。